年產5萬噸MS樹脂項目、3萬噸/年聚氨酯膠粘劑和組合聚醚項目、電池級硫酸鹽裝置擴能改造項目、100萬噸/年乙烯裝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項目,近日“化學茅”萬華化學接連加碼發力,多個項目相繼公示。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日前發布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MS樹脂項目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公示,主要包含萬華化學的兩項項目:一是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MS樹脂項目。二是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萬噸/年聚氨酯膠粘劑和組合聚醚項目。項目位于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煙臺化工產業園內,新建1座PU膠粘劑裝置廠房,廠房內新增5條PUR產線和4條聚醚組合料產線。
6月11日,萬華化學(煙臺)石化有限公司100萬噸/年乙烯裝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項目環評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
據環評信息披露,此次改造主要系丙烷價格持續升高,乙烯裝置效益快速下降并出現虧損運行。本次改造后原料由丙烷變為乙烷,從而可根據上游原料價格實現靈活調整。此外乙烷制乙烯工藝收率更高,可實現降本增效。
6月7日,萬華化學(煙臺)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級硫酸鹽裝置擴能改造項目環評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公示顯示,該項目改造后年生產81000噸六水硫酸鎳晶體、16000噸七水硫酸鈷晶體、9500噸硫酸錳、同時副產7960噸堿式碳酸鎂、18000立方米硫酸鎂溶液、500噸銅精礦、2500噸化工用二氧化錳礦粉和1000噸粗氫氧化鎳鈷。
公示信息顯示,該套裝置主要針對電池級鹽類加工生產,目前裝置運行成本較高,項目收益較低,此次擴產主要有三方面目的:(1)為前驅體生產裝置供應原料,同時利用部分自產副產品作為該項目輔料實現前驅體降本。此外本次擴產主要使六水硫酸鎳晶體的產能從現狀的 1 萬金噸提升至 1.8 萬金噸。(2)保證生產前驅體產品品質穩定,利用萬華化學濕法冶金技術解決市面上電池級硫酸鹽的磁性物質等指標不穩定或者超標難題。(3)原料閉環生產,實現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后續電池材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鎳鈷錳鋰廢料回收利用。
萬華化學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從事異氰酸酯、多元醇等聚氨酯全系列產品、丙烯酸及酯等石化產品、水性涂料等功能性材料、特種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MDI 制造商之一,歐洲最大的 TDI 供應商。2023年,萬華化學實現營收1753.61億元,增長5.92%;歸母凈利潤168.16億元,增長3.59%。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更是派發現金紅利51.02億元,上市化工企業分紅最多。
隨著大型一體化項目投產及眾多新材料突破,萬華化學目前形成了高度整合的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新興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據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今年2月提出,未來五年,萬華化學在煙臺投資將超過1300億元。重點建設乙烯二期、一批精細化學品項目和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二期項目,實現自主研發的POE、XLPE、檸檬醛、POCHP、電池材料等高附加值項目早見成效。此外,公司將聚焦全鏈條數智化建設,以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運用,引領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萬華化學的目標是,力爭2026年進入全球化工十強,2030年更是指向全球三強及世界500強企業。
來源:中外涂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