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國內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持續恢復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發展韌性繼續保持。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按照整車企業出口統計口徑,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占汽車銷售總量的比重為7.7%,比上年提升3.7個百分點。我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近十年來,中國汽車出口一直在100萬輛左右徘徊,2021年首次跨過200萬輛大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正邁入新階段,并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是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出口均呈現快速增長。在出口前十企業中,和去年同期相比,9家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均呈現快速增長,其中有4家企業出口增速超過100%。
二是乘用車和商用車出口均高速增長。乘用車出口161.4萬輛,同比增長1.1倍,SUV占據絕對主導,說明中國品牌在SUV車型方面更具競爭優勢。商用車出口40.2萬輛,同比增長70.7%,客車和貨車均呈現高速增長。
三是直接投資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中國車企在海外布局建廠,并開始發揮較好的作用。這些直接投資的工廠,支撐了中國品牌在海外落地生根,并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勢頭,并呈現三個“快速”,即產銷規模快速增長;質量品牌快速提高;產品出口快速增長。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
在出口方面,2021年,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受訪專家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較完整,勞動力、資本和鋰礦等生產要素也比較豐富,同時擁有世界第一大市場的規模經濟優勢,在動力電池生產和汽車組裝等方面擁有優勢明顯,這些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奠定了基礎。
其中,歐洲市場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一大主要增量市場,主要集中在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挪威等發達國家,體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優勢。據了解,今年以來,蔚來、小鵬、愛馳等本土品牌,陸續布局歐洲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歐洲新能源汽車增長的態勢非常快,歐洲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和補貼政策較強,如德國的補貼目前已經延續到了2025年。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競爭力正不斷提升,從而使得對歐洲的出口量不斷增長。
付炳鋒表示,世界經濟持續恢復,全球汽車消費也在復蘇中;中國品牌轉型升級形成優勢,且供應鏈相對完備,可為海外消費者及時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以歐美為代表的國家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出口增長新動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中國品牌汽車海外發展持續增長,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在20%左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2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繼續保持增長。付炳鋒認為,有五大利好因素支撐持續穩增長局面:一是我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保障了汽車市場持續增長;二是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需求依然旺盛;三是疫情防控措施常態化,由疫情帶來的市場影響逐漸減弱;四是伴隨芯片短缺逐漸緩解,汽車供給能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五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進一步推動汽車銷量穩定增長。
現代涂料與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