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1年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理事會/專家組聯席會議在成都召開,鈦白分中心秘書長周磊在會上總結分中心工作時指出,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持續席卷全球,有著60多年生產歷史的中國硫酸法鈦白粉工業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中國鈦白粉的產量和產能仍穩居世界第一,鈦白粉行業的規模和質量也得到全面提升。
01 行業正在進入中速發展時期
周磊介紹說,目前,國內硫酸法產品的應用領域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品質和應用性能在不斷加強。2020年全行業的鈦白粉綜合產量為351.2萬t,同比增加33.2萬t,增幅為10.44%;總產能是421.5萬t,產能利用率83.27%;2021年,鈦白粉行業的有效產能釋放大致有10~15萬t/a。2020年全國4家氯化法企業鈦白粉的綜合產量為31.9萬t,占全國當年鈦白粉總產量的9.1%;占當年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的11.68%。2020年的氯化法鈦白粉的年產量首次突破30萬t大關;也是歷史上在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0%。
周磊認為,受環保政策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我國的經濟大環境近幾年由高速發展期逐漸調整進入中速發展階段,而鈦白粉行業市場景氣度和發展態勢與經濟大環境緊密相關,鈦白粉的最主要應用領域涂料和油漆受到其下游房地產市場、環保等因素影響面臨困境,不少涂料企業關停或倒閉,限制了鈦白粉市場。
周磊分析說,近幾年,對外出口量一直是支持鈦白粉市場景氣度的相當重要的因素。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統計數據,2020年1-12月鈦白粉累計出口約121.48萬t;比2019全年反超,整體出口形勢強勁,增加約21.13萬t,同比增長21.06%。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之前訂單在5-6月總量略有收縮,其余10個月出口量均呈現壓倒性的超越了2019年。
早些年,國內硫酸法市場競爭激烈,生產商逐漸調整銷售策略,果斷將國外市場作為重心,隨后的幾年,國內眾多生產商也越來越重視出口,經過這些年的策略調整,外貿出口已經成為各生產商和經銷商非常重要的市場(現在每家企業的出口份額基本上占到銷售總量30%-40%)。因此,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政策和良好的國內及國際經濟環境和逐年增長的龐大出口量,也就不存在這幾年持續興旺的中國鈦白粉行業。2021年鈦白粉行業的趨勢仍是穩定為主。
02 產能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據介紹,目前全行業產量達到10萬t及以上的大型鈦白粉企業共有12家,依次為: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核華原鈦白股份有限公司、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金浦投資控股集團、山東東佳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山東金海鈦業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道恩鈦業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金茂鈦業有限公司、云南大互通鈦業有限公司和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他們的綜合產量達257.22萬 t,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73.24%。
周磊說,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的前景是,單個生產商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將與國際一流企業相一致。
03 主要產品向中高端領域發展
周磊指出,我國硫酸法產品的品質和應用性能雖然在不斷改善,但與國際大公司相比,無論是品牌知名度或是在質量內涵上均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目前,在國內市場,大型公司的產品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多數也只能應用于中端或中高端領域,汽車、高鐵列車、遠洋集裝箱、航空航天及軍工等頂端領域用的要求高光澤、高耐候、高遮蓋力、高分散性的鈦白粉依然還是主要使用進口的高端鈦白粉。
在國際市場,我國的出口產品對終端用戶而言,主要用于中低端領域,部分可以配用于中高端領域。
周磊指出,當前我國鈦白粉行業供給側改革還在進一步深入中,環境治理的要求會越來越嚴,國際市場變化莫測,中美貿易摩擦未見緩解,機遇與挑戰并存。
來源:化工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