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斷進行涂料優化,優選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低的水性涂料,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實現了環境保護和成本節省的雙贏。”無錫珀金斯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滕萌萌在VOCS清潔原料替代工作現場會上分享企業的經驗。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無錫市新吳區舉行現場會,學習先進經驗,交流治理技術,推動治氣工作,這也是江蘇今年首場大氣污染治理專項現場會。

有7000余家企業的工業區怎么找準問題?
精準施策 推動工藝改造或源頭替代
新吳區是典型的工業區,人口密度、能源消耗、土地開發強度都很大,22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上聚集各類生產型企業7000余家。但近年來新吳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是怎么做到的?
新吳區在大氣治理上找準問題,精準施策,針對低端產能、重點企業、汽修餐飲等減排潛力點,通過淘汰取締、嚴控審批、提標升級、新建綠島等方式,狠抓治污減排,有效提升了環境容量。
據無錫市新吳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龐正方介紹,新吳區通過騰退低效企業、取締散亂污企業,實現VOCS減排292噸;完成360余家重點企業提標全覆蓋,累計減排VOCS1500余噸。
針對清潔原料替代工作,與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共同研究商量,充分分析可行性;對難以推廣的領域,積極推動試點實施,使企業實現綠色和發展雙贏;對區域內聚集的電子信息行業,聘請專家為每家企業制定套餐式集成治理方案,推動工藝改造或源頭替代,目前已推動125家企業實施清潔原料替代,僅此一項就減排VOCS近400噸。
算算源頭治理的環境賬和經濟賬
出臺更多激勵政策,讓開展源頭治理的企業得到實惠
滕萌萌算了一筆源頭治理的環境賬和經濟賬:以年產量3萬臺設備為例,進行涂料優化、清潔原料替代后,年揮發性有機物年排放量減少9噸;公司還開展噴涂工藝技術優化,將雙層噴涂工藝改為單層,一次性成型噴涂,并引進噴涂機器人自動化作業,改進后可年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6噸,單臺發動機水性涂料用量減少50%以上,天然氣消耗量減少50%,噴涂工藝人力成本降低75%。
同時,現場會還在專業技術、環境管理等多個層面進行了交流。
江蘇省涂料協會副秘書長朱慶紅介紹了江蘇省涂料行業現狀和環境友好型的涂料產品特點,建議企業綜合考慮選擇處理方式,尤其要看涂料減排的綜合效果。
“半導體行業的原輔材料主要依賴進口,清潔原料替代工作難度大。當前低VOCs有機原料的開發研究都集中在涂裝行業,建議增加對其他行業響應技術的研發,尤其是有機溶劑用量大的行業。”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EHS經理朱鳳銀認為。
對此,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蔣勐建議,繼續研究出臺更多激勵政策,讓開展源頭治理的企業得到實惠;發揮各部門推進清潔替代的責任意識和協調聯合機制;強化技術指導,建立可清潔原料替代的分行業、分工藝目錄清單。
南通市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丁年龍建議,借鑒大氣治理工程補助政策,出臺鼓勵源頭替代財政補助和源頭替代先進技術獎勵政策;出臺源頭替代示范企業創建規范,形成可操作、可核查的創建技術標準。
突出臭氧防治 狠抓源頭治理
VOCS清潔原料替代工作方案印發,加快源頭替代工作
近年來,江蘇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明顯,但2019年開始,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超標天數占總污染天數首次超過50%。臭氧污染成為影響優良天數的首要因素,能否有效控制臭氧污染是全年大氣治理工作的關鍵。
近期,江蘇省污染防治攻堅辦正在部署二季度“春夏攻堅”工作,大氣重點圍繞PM2.5和臭氧“雙控雙減”,突出臭氧污染防治。
現場會上,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陳志鵬要求,江蘇各地要緊緊圍繞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和目標責任書進行工作部署和推進,各設區市要將任務分解到縣市區,分解到企業和人,進一步細化本地排查治理任務清單,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時序調度,以污染物減排支撐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據介紹,今年4月初,江蘇省大氣辦向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印發了VOCS清潔原料替代工作方案,各地要對方案中的企業進行排查梳理,加快推進源頭替代工作,盡快形成減排潛力。
“今年,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推動全省1282個鄉鎮(街道)制定了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并將目標分解到1976個工業園區;目前,全省初步建立國控、省控、鄉鎮、園區環境質量考核評價體系。江蘇各地要以縣域保全域,以省控保國控的工作思路切實壓實各級治氣責任。” 陳志鵬表示。
來源:中國環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