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歐洲的環氧樹脂成本增加了60%,北美增加了40%,北亞增加了20%。同期,全球鋅價上漲超過16%,而銅價上漲超過30%。
01 涂企:除了漲價 別無選擇
占據著涂料企業經營成本的60%-90%的原材料——樹脂、乳液、鈦白粉、顏料等相繼漲價,其傳導效應正悄悄蔓延至整個涂料行業,海虹老人、三棵樹、立邦、嘉寶莉、威士伯、華潤漆率先對建筑涂料零售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了上調。
其中,全球領先的涂料制造商海虹老人(Hempel)2月底宣布將提高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銷售價格;阿克蘇諾貝爾功能涂料(常州)有限公司上調部分粉末涂料產品2021年度銷售價格;巴德士集團在3月1日起發出價格上調通知;蕪湖春風新材料稱研究決定油漆價格上調10%、固化劑暫時上調50%、稀釋劑暫時上調20%。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我們再也無法充分消化這種影響。除了提高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價格外,我們別無選擇。”海虹老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Michael Hansen說。更有涂料企業表示,各類化工原材料價格暴漲,成本嚴重承壓,甚至已經虧本運營了較長時間。
02 原材料漲價潮 影響有多大
首先,原材料漲價,無疑壓縮了涂料行業的利潤空間,行業龍頭也不例外。但相比中小涂料企業,龍頭企業有更強的規避風險能力,比如他們能有資金提前備貨、參與套期保值等。
其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加劇下游涂料企業績效兩極分化。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可以繼續將上游價格和成本傳遞到終端或通過自身在產品研發和質量上的創新優勢抵消成本上升的沖擊;但對于更多依賴低成本或粗放經營的企業來說,有可能被逼退。因此,原材料價格上漲不僅考驗了企業的靈活應對能力,還能映射出核心競爭力。
在原材料全線漲價的浪潮下,涂料企業的盈利空間將會受到極大擠壓,如何化解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這是企業所必須要考慮的。
目前,一些涂料企業認為,較為可行的化解危機方法便是進一步提高研發新技術和產品,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讓產品更具競爭力,以產品力增強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此外,一些企業則考慮走高端化路線、調整產品結構、多元化布局等等,開拓新利基市場,制造更多業績增長點。
面對“漲價潮”,與其抱怨,不如主動出擊,尋找化解危機的方法。
來源:涂料展及表面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