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持續上漲,汽\柴油價格迎來大幅上調
近日原油價格持續上漲,2月11日-2月17日期間國際原油WTI價格由58.40美元/桶開盤上漲至60.77美元/桶收盤,漲幅4.06%,期間上沖至61.2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由61.01美元/桶開盤上漲至64.90美元/桶收盤,漲幅6.37%,期間上沖至64.96美元/桶。截至2月18日上午9點23截稿,原油價格仍在上漲趨勢,WTI現價61.939美元/桶,Brent現價65.148美元/桶,創13個月以來新高。
油價上漲的背后是供需兩端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新冠疫苗的推出讓經濟復蘇出現了曙光,另一方面OPEC+帶領的石油生產商也在避免向市場大量供應石油。
隨著原油市場“庫存消耗快于預期”,去年積壓的原油庫存可能很快告罄,華爾街分析師對于油價的前景也更加樂觀:油價可能在年內攀升至70美元/桶高位。
而隨著原油價格的大漲,國內汽柴油價格也將迎來大幅上調。
18日24時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將依例上調。汽油、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75元和265元,折合每升價格分別上調汽油92#0.21元、汽油95#0.23元、柴油0#0.23元。這是國內成品油新調價機制執行以來,零售限價首次實現的“七連漲”。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汽油將較之前多花11元。物流行業支出成本同樣提高,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提高430元左右。
原油價格持續影響化工品價格上漲,漲幅最高3000元/噸
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增加石油進口對應著需求復蘇的樂觀跡象。
油價上漲,需求恢復,首先國內煉油企業銷量同比將大為改善,庫存收益將大幅增長;其次,由于多數化工產品的最終上游是原油和煤炭,而全球角度來看,更多是來自于原油,因此,多數化工產品價格與原油價格關聯性較大,原油價格上漲將帶動化工產品上游資本支出增長,還將提升化工品價格。
受到原油市場帶動,國內能源化工類期貨掀起漲停潮,苯乙烯、短纖、乙二醇收漲停板,原油主力大漲超7%。
長春化工(漳州)有限公司發函,稱因改性PBT基礎樹脂上游關鍵原料正丁醇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價格持續走升,且近期各種應用需求增加造成全球供需失衡、貨源緊缺再度大幅調漲,即日起調漲所有LONGLITE PBT產品價格,上漲3000元/噸。
“漲”聲一片,持漲難停,化工品價格仍有上探可能
2021年,國內油價已實現“二連漲”。下一輪調價窗口將于3月3日24時開啟,預計到該計價期末,國內成品油價格存上調或擱淺的可能。
從供應端角度看,由于原油現貨供應緊張,煉油商提高開工率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油價預計將進一步走高,預計到該計價期末,國內成品油價格存上調或擱淺的可能。
無論是化工品的漲價,還是家電等產品的漲價,背后推手基本都是上游原料價格的調漲。海爾空調此前發給經銷商的一則通知中,更是直接用幾個數據概括了漲價的原因:銅漲了30%,鐵漲了30%,塑料漲了35%,鋁漲了37%,不銹鋼暴漲45%,鋅合金漲了48%……而眾多宣漲的化工企業漲價函中也明確表示,漲價原因主要是上游原材料貨源緊缺或是價格連續上調,企業為了繼續提供產品和服務,只能無奈漲價。
多家研究機構認為,原油價格上漲成為支撐化工品價格上漲的主因,兩者呈現正相關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受益于國內經濟復蘇及出口市場向好,目前化工行業景氣度處于歷史較好時期。原材料緊缺的持續,也就意味著化工品的漲價不會在短時間內停止,行業復工后價格漲勢可能會更猛。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