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許多生產廠家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產品涂裝質量;在涂裝發展的同時,總體存在對環保與節能重視度不夠,相應配套措施不完善的問題;但涂裝生產線配套環保工藝及設備還遠不能適應環境發展要求,涂裝行業“三廢”問題嚴重;國家對各行業都提出環境保護要求,從工藝到設備都必須有較大提升,尤其是新建項目必須在項目前期做好涂裝環境影響分析。
一、行業標準及行業標準化配套有待完善
由于工程機械涂裝生產線設備非標化程度很高,行業標準不完善,標準化配套較少,從設計方案開始對涂裝工藝、設備及相應環保設備的配套靈活度較高,給生產廠家的制造、使用廠家的選擇、管理帶來極大不便。近幾年像除塵設備、噴粉室、噴漆室、回收系統、噴槍等設備逐步趨于標準化、系列化;自動噴漆系統、智能化的物流輸送和智能化控制程度都得以大大提高,并在國內主要龍頭企業涂裝線上得到使用,使整個行業的涂裝線技術水平、自動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三廢”問題嚴重
工程機械涂裝行業“三廢”問題嚴重,生產工藝落后,缺乏有效治污技術,尤其是廢氣的減排和處理。目前,溶劑型涂料仍占涂料總量的80%左右,造成環境和大氣污染及資源損失。發展低污染涂料逐步代替溶劑型涂料是涂料發展方向,要加快低污染涂料的發展,必須在技術和經濟兩方面加大投入,目前這兩方面投入都較缺乏。如水性涂料可節省有機溶劑95%以上,但水性樹脂質量尚不盡如人意,成為其推廣的一個技術瓶頸,這就要進一步加強技術開發去克服。
三、缺乏完善的噴漆及烘干廢氣治理措施
噴漆及烘干廢氣治理措施不完善,配套性差。現在涂裝工程在項目立項前期普遍執行國家標準,設備及環保工藝專業性差;普遍不具備完整的實施性;主要原因在項目前期,工廠對產品的涂裝生產線工藝及設備以及相應環保配套工藝及參數都未制定,只是按照常規進行了估算,造成項目實施與前期環境規劃出入較大。
噴漆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基本采用直接高空排放,由于其濃度低于國際排放標準,其排放速率實時檢測難度高,環保單位一般采用放行,對一些環境要求高的地方,采用間歇式活性炭吸附方法應付檢查。漆膜烘干過程產生的高溫廢氣,現普遍采用四原體熱風爐進行處理,處理效率及熱能利用均不理想。有些設備直接采用直接燃燒加熱方式,未再設置獨立廢氣處理設備。
噴漆生產自動化程度低,幾乎都是采用人工噴涂作業;由于行業涂裝生產線職業化水平差,很多公司噴涂作業普遍采用外包工的方式,整體涂裝技術水平較低,造成高效噴涂系統應用較少,大量使用噴涂效率低的工具,在浪費涂料的同時產生大量廢漆、廢氣,同時也造成涂裝生產線設備污染嚴重、車間整體環境差,使行業涂裝使用和維護處在非良性循環之中。
四、傳統涂裝工藝voc排量大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至今還是以2O世紀80年代傳統的“底漆十二道面漆”三涂層體系為主。該工藝成熟,施工方便,但VOC排放量很大。中涂和面漆的厚度約占涂層總厚度的70%以上,其中,溶劑型金屬底色漆施工固體分只有15%左右,而溶劑含量占85%,其VOC排放量占整車涂裝的50%左右,是VOC排放的主要來源。
五、我國涂裝行業標準標齡偏短
同其他行業相似,我國行業標準標齡偏短,許多國家標準在10年以上,與國家提出的滿5年標齡即需修訂的要求存在差距,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涂料新技術、新品種的不斷涌現,舊標準的再修訂工作和針對涂料行業新發展制定新標準的任務較重。此外涂料行業標準還存在著重復性與交叉性較大,檢測標準重現性較差等問題,行業標準與國際全面接軌尚需努力。
來源:知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