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化工現貨市場疲軟收官?;ぴ诰€發布的化工價格指數(CCPI)去年底收于4661點,下跌11.5%.受跟蹤的160個重要產品中,上漲產品38個,占比23.8%;下跌產品121個,占比75.6%。
2018年國際原油市場頻繁波動,年內WTI及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均超20%,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市場走勢。
去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并提出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將在11月4日生效,市場當時存在供應短缺預期,因此至10月原油價格一直處于震蕩盤升態勢。芳烴等產業鏈走勢與原油相近,在原油上漲期間,成本支撐強勁,價格迅速上揚。
去年10月后,原油價格承壓下探,芳烴等產業鏈產品價格開始回落。據統計,去年純苯、甲苯、溶劑級二甲苯及異構級二甲苯分別收跌36.2%、18.4%、14%和13.8%。
中美貿易戰點燃對進出口產品價格及格局產生了不小影響。去年中美雙方發布了多項征收關稅的清單,包含乙二醇、苯乙烯、PE等多種化工產品,來自美國的產品進口量逐步減少。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塑料和橡膠產品的終端家電、輪胎等行業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通常為美國,征收關稅導致下游出口減少,市場需求受到限制。在此預期下,許多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下調態勢。去年底的G20峰會期間,中美雙方領導人舉行會晤,達成暫停新關稅行動90天的共識,減緩了貿易矛盾。
整體來看,去年7~8月聚酯產業鏈瘋漲是轟動一時的大事兒。當時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導致以美金計價的進口貨成本大幅增加,進口占比較大的產品價格得到提升,比如PX.在成本支撐下,PTA市場強勢上行。
下跌產品中,聚氨酯原料走勢最為低迷。MDI市場供應面一直較為充足。此外,由于環保監管,終端企業需求疲軟,MDI價格年內跌幅超過50%.另一原料TDI同樣呈現跌勢,去年底收于17200元/噸。
展望新的一年,化工市場壓力仍較大,但由于目前市場已經處于相對低位,繼續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網